
燙畫又稱火筆畫、烙畫,通常以烙鐵代筆,在葫蘆、紙、木板、三合板、扇骨、筷子、筆筒、家具等上烙制工藝畫。
燙畫相傳創始于清代。河南、廣東、浙江、江蘇和安徽等地都有生產。最初采用鐵絲仿烙筆,在油燈上炙烤進行烙繪,僅能制作于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解放后,燙畫藝人對制作工藝和工具進行改革,可隨意調溫,從而發展了烙版、烙紙、烙絹等工藝。烙繪時可進行潤色、燙刻、細描和烘暈,從而使燙畫色澤呈深淺褐色,古樸典雅,別具一格。
蘭溪燙畫已入選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蘭溪市馬澗鎮的胡海明和游埠鎮的張茆生為蘭溪燙畫金華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一支鐵筆燙出精彩人生
胡海明和張茆生都是從事燙畫幾十年的大師,他們的藝術成就也代表了蘭溪燙畫的最高水平。
胡海明,出生于1956年,蘭溪馬澗人,國家、省、金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
胡海明17歲到東陽學習木雕。1982年,他到上海出差,看到有人在筷子上燙畫,覺得很新奇。在查閱了眾多資料后,他決定改做燙畫。他利用學木雕的功底,琢磨著在木板上用電烙鐵燙各種圖畫,不久獲得成功,他的產品不僅在市場上暢銷,而且經常應邀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
剛開始,胡海明是在木板上創作燙畫。每次搬笨重的木板出去展覽,不僅費力氣,且運費開支也不小。為了讓自己的作品容易攜帶,胡海明動起了腦子。他試著用電烙鐵在宣紙、絲綢上作畫。十年來的試驗,胡海明不知失敗了多少回,但是他的堅持終于獲得了成功。此后,他熟練地掌握了在絲綢上燙畫的技巧,并琢磨出了讓多種藝術形式在絲綢上得到結合的燙畫方式,從而使燙出的畫更逼真、更形象。
胡海明的燙畫畫面清晰,立體感強,工藝考究。他十分注意對大千世界種種事物的細心觀察,用烙筆展示家鄉的風土人情,諸葛八卦村、地下長河、蘭花女等都是他烙筆下的精彩內容。2001年8月,胡海明的燙畫作品《水滸一百零八將》入選《首屆浙江省民間工藝優秀作品集》。2003年5月,《胡海明燙畫工藝制作流程》制作成VCD片,送往法國參加中法文化藝術節。如今,他的燙畫被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囯愛好者收藏。
藝術沒有止境。胡海明始終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勢,不斷拓展藝術領域。近期,胡海明正在抓緊創作新的絲綢燙畫作品,將在今年10月東陽舉行的2014世界工藝文化節上向公眾展示。
張茆生出生于1963年,蘭溪游埠人,現為“浙江省優秀民間文藝人才”、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
張茆生的堂舅徐茂林是一位民間老藝人,他除了從事竹籃、竹椅等編制工藝,還能夠在竹椅上用烙鐵燙出花鳥及文字。
上世紀70年代,張茆生的長兄張文泉跟隨堂舅徐茂林學習繪畫、燙畫。
“大哥多才多藝,他也是我藝術道路上的啟蒙老師,受他的熏陶和影響,從小我也熱愛繪畫、燙畫。”從1985年至今,張茆生都在從事與繪畫、燙畫相關的工作。1992至1995年,張茆生在福建從事燙畫裝修工作,他還曾拜訪蒼南民間燙畫老藝人王杰師傅。經過王師傅的指點,他的燙畫技藝得到進一步提升。
張茆生自創了一種叫“淡彩”的作畫方式,即在略顯單調的黑色和褐色燙印的主圖下,補充一些淡黃色的背景顏色,這使得構圖更顯活潑。
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張茆生用燒紅的烙鐵在僅有130克重的素描紙上燙出了長卷《水滸一百零八將》(長32.85米、寬0.395米),并于2003年10月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中國烙畫之最”。2008年,他將燙畫藝術應用于食品(饅頭)制作技藝,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蘭溪燙畫有實力走得更遠
據《蘭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介紹,燙畫作品強調傳神寫意,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做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在達意抒情上強調線條的運用,以詩入畫,以文入畫。
燙畫的圖案以山水、人物、花鳥為主,有時也有書法作品。山水為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人物主要有歷代仕女圖、八仙圖、水滸、三國人物圖等,花木主要有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桃子、石榴、葡萄等四季花果,鳥類以喜鵲、燕子、鶴、鷹為主,動物有馬、羊、虎、獅子等,魚蟲類有蝦、蟹、金魚、鯉魚等。
燙畫的工藝程序共分為三個步驟:一是取材,根據需要裁取好三合板、絲綢等;二是繪制草圖,根據創作題材,用鉛筆在板或紙上畫出底稿;三是創作,將電烙鐵接通電源加熱,根據畫面需要,采用不同型號的電烙鐵,通過快、慢、輕、重的燙烙,燙出粗、細、濃、淡不同的烙痕;四是裝裱,將烙好的作品裝上鏡框或裱成軸卷。
多年來,胡海明和張茆生在努力創作新作品的同時培養了不少徒弟,這使得蘭溪燙畫后繼有人,這個非遺項目也得到了很好的的保護傳承。
胡海明從藝40多年,前后收燙畫學徒5人。張茆生在搞室內裝修燙畫期間,帶了多名徒弟。如今,他們仍在燙畫的藝術道路上孜孜追求。此外,還有一些燙畫愛好者,利用業余時間跟隨張茆生學習燙畫。為了培養更多的中小學生傳承這項古老技藝,張茆生還成立了一個青少年燙畫培訓室。
據蘭溪市非物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潘志松介紹,目前,蘭溪燙畫為金華市級非遺項目,胡海明、張茆生兩位傳承人都參與過省級、國家級展覽,并多次獲得大獎,蘭溪燙畫在今后有信心有實力走得更遠。
(蘭溪非遺中心 陸穎異 胡偉 201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