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彈腔傳統劇目通過不斷地排演與專家的把脈,獻禮第三屆合肥青年戲劇節(首屆安徽稀見劇種展演),于5月2日下午在合肥罍街正式接受戲迷和專家的檢驗,五廟許家畈彈腔班社為省城戲迷送上了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老徽調”《二進宮》和《郭子儀上壽》,安徽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戲劇系主任王夔現場觀摩并親自主持了“無法忘卻的記憶——老徽調”潛山彈腔專題講座,作為受邀嘉賓,潛山縣文化館館長芮劉斌從“彈腔的起源、徽調的形成、京劇的誕生、保護和傳承”四個層面通過PPT形式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芮劉斌介紹,潛山縣圍繞彈腔藝術的振興做出了不懈努力,一方面從有“史”必“挖”的思路出發,開展民間劇本普查和研究;另一方面對“挖”出的文獻史料進行“盤活”,點校整理傳統劇目,以凝練藝術質量為核心,以研究成果+傳承發展為目標,以復排九出大戲為契機,積極對接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戰略,力求多平臺亮劍,讓彈腔文化“流動”起來。
王夔指出,潛山彈腔根植于長庚故里這片戲劇沃土,是京劇的母體藝術,其演變發展過程脈絡清晰,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和很高的學術價值,備受社會關注,既是潛山之幸,也得益于戲劇工作者的竭力傳承與積極弘揚。下一步既要加強研究,以研究出成果,以成果促研究,增強彈腔文化的品牌影響力,還要走出去與多維社會文化力量碰撞,讓彈腔文化傳承從研究走向鮮活的文化受眾,以戲曲藝術為紐帶,為群眾奉獻高品質的彈腔文化盛宴。
在互動環節,你提問我回答,一來一往,氣氛熱鬧,對個性化的問題,專家和嘉賓還提供一對一的解答�,F場觀眾紛紛表示,對程長庚大師將潛山彈腔打磨成京劇,并將其帶入世界戲劇藝術殿堂的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做為一名優雅的觀眾,安徽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大胡道出了心中的感概和希望,潛山彈腔數百年的堅守,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品質;不僅是一種平凡,更是一種偉大,盼望彈腔文化的傳承能夠在精英研究和大眾普及之間穿行,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從高爾夫球場回到劇場。
潛山彈腔復排展演喜報:《郭子儀上壽》、《二進宮》兩部傳統大戲已分別于2月26日在五廟鄉中心小學、3月14日在龍潭鄉萬澗村古戲樓、3月16日在黃梅閣、4月29日至30日在“最美鄉村在潛山”旅游節上熱鬧展演,5月2日受邀參加2016合肥青年戲劇節——安徽稀見戲曲展演|講座。
本次展演得到了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 、合肥市文聯、合肥市文廣新局 、合肥市文廣集團、安徽文藝出版社、合肥皖江文化研究會以及合肥晚報、鳳凰安徽、安徽音樂廣播、 安徽故事廣播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