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下午,徽藝坊接待廳內正在開展鐵畫知行社第八期課程。謝老師正在講解“藝術創作的心境”,國畫的創作,因景而生境,因境而生情,情景交融方成國畫之美......大家正在認真地聽著,此時,蕪湖市文化館的領導攜蕪湖電視臺生活傳真欄目組以及蕪湖日報的記者們,對蕪湖鐵畫知行社全員進行了采訪。

***記者從鐵畫知行社成立的初衷、進展、再到收獲,對謝克謙老師、但韋祥社長、魏民春師傅、楊開勇、楊勇、章正貴、李強等一一進行了采訪。大家面對媒體,開誠布公,說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

但韋祥社長接受蕪湖電視臺記者采訪

但韋祥社長接受蕪湖日報記者采訪
初衷
與謝克謙老師認識,是在去年魏民春師傅準備參加安徽省工藝美術博覽會期間。一頭雄風威武的獅子已見雛形,但如何讓這幅畫更具神韻,更加生動,并如何題跋,從人文的角度提升作品的格調......帶著諸多的疑問與需求,經工藝美術廠李愛平老師介紹,我們認識了中山書畫院的謝克謙老師。于是,在謝老師一系列的講解和指導下,魏民春鐵畫《聲嗥九霄碧》在安徽省第六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一舉奪魁,獲得”徽工獎金獎“。
據了解,老一輩鐵畫藝人個個都文武雙全,既懂得鐵藝的錘法與鍛技,也精通國畫的鑒賞與繪制,故能使得鐵畫深受國家領導人與海外友人的贊賞與喜愛,成為”天下一絕“,聞名遐邇。經過這次合作,徽藝坊但韋祥總經理發自內心感受到提升鐵畫藝人國畫修養的重要性。繼而,再一次堅定了開設國畫學習平臺的想法。但總夫婦既熱愛學習,也懂得分享,心想:既然平臺建起來了,不如就叫上大家伙兒一起來學習吧......就這樣,本著”學習、分享、創新、實踐“的價值觀,鐵畫知行社于2017年3月4日成立了。

謝克謙老師接受蕪湖電視臺記者采訪

謝克謙老師接受蕪湖日報記者采訪
進展
從第一期”知行合一,德藝雙馨“鐵畫知行社的成立,到第二期“漫步在國畫的春光里”,第三期“五彩的畫卷”,第四期“沒有對比就沒有藝術”,第五期“修身與修心”,第六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第七期“忠于自我”,到第八期“人文之境”,從造型技法、筆墨的運用,到人文修養的提升,從國畫理論的講解到鐵畫作品的點評,再到新作品的鍛制,學員們如同”久旱逢甘霖“般吸收著知識的養分,把學到的知識很快運用到實踐當中,從技法到靈魂,一步一個腳印,漸漸豐滿起來。

鐵畫藝人魏民春接受蕪湖電視臺記者采訪

鐵畫藝人章正貴接受蕪湖日報記者采訪
收獲
聞:通過學習和交流,我知道了花鳥畫如何打才逼真;肖像畫的五官與肌肉如何處理才傳神;山水畫怎樣布局才有意境。
思:通過謝老師講解佛學智慧,闡述《道德經》等傳統經典,讓我打開心結,開始慢慢思考人生,思考我的作品。之前我總抱怨,現在的市場不好了,買鐵畫的人越來越少。謝老師說:”不是市場不好,是你打的鐵畫還不夠好。“一語點醒夢中人,我覺得講的很有道理。
修:有了這樣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我的內心燃起了無限的動力。我開始翻閱國畫資料,開始每天練習書法,有疑問發到知行社群里大家一起探討,打好的作品拿到課堂上讓老師點評,讓學員一起學習借鑒。反復的練習,反復的思考,在反復實踐,恒持不退,一起精進。

大家圍聚一堂談收獲和感想......
徽藝坊門店內,社員們熱情洋溢,面對記者,面對鏡頭紛紛說出自己參加知行社三個月來的收獲和感想,充分肯定了知行社給大家產生的積極影響以及心態上的正面引導。
周末,大家犧牲了自己休息的時間,共同參與到鐵畫藝術的傳播中來,鐵畫藝人積極投入學習,堅守與傳承,政府與媒體給予多方面的關注與報道,眼前不就是一幅”共筑中國夢“的和諧畫面嗎?為此,我謹代表徽藝坊對大家衷心地說一聲:“感謝!”期待鐵畫藝術根深葉茂,祝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編輯:陳蘭 徽藝坊鐵畫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www.tiehua.cn )
徽藝坊鐵畫:傳承300年國家非遺鐵畫鍛制技藝,專注精品鐵畫定制,G20峰會裝飾工程鐵畫定制廠家、廣場噴泉景觀鐵畫開創者,服務客戶3680家,10000余起成功案例見證實力。咨詢可直接撥打電話:18055335968(或加微信)
